l 新型材料或可颠覆储氢技术
自然·化学》近日刊发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最新成果,首次发现了一种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具备类似海绵的孔洞网络,其独特之处在于“柔性晶格”,氢分子进入孔洞后会触发结构变化,整体框架膨胀约10%,单位质量的储氢量达6.5%;而且这一过程完全可逆,降低压力或施加微弱电场后,晶格松弛,氢气会以极低能耗释放。这种遇氢膨胀、释氢收缩的特征与人的呼吸类似,而且储氢密度可以媲美70MPa高压储瓶,但无需极端压力或温度,在常规条件下即可运行。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储氢盒重量比常规设备轻30%,而且不需要压缩机。目前,该团队为其研究申请了3项专利,成立了专门的公司-HydraFlex AB来推动商业化,并获得了1200万欧元资金支持,计划3年内在重卡上试点100公斤级储氢盒。德国联邦材料研究与测试研究所(BAM)的安全评估显示,在穿刺、挤压及子弹冲击测试下均未发生着火或泄漏;加速老化试验表明,经过5000次充放循环(相当于每日加氢、持续10年),仍可保持95%以上容量。这种材料还可以用于电网级氢储能,将富余可再生电力转为氢储存起来,并按需发电。此外,该团队还在研究可捕集二氧化碳或储存天然气的衍生体,以用于相关行业脱碳。据悉,目前制作这种材料还依赖比较昂贵的锆盐,该团队正在测试使用更廉价的铝和铁的可能性,有望将原料成本降低80%。
信息来源:Science News Today 2025年8月16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www.sciencenewstoday.org/scientists-discover-breathing-crystal-that-could-transform-clean-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