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政策和经济是大型银行放弃净零目标的主因
2021年,包括摩根大通、花旗、汇丰、富国、高盛、巴克莱在内的金融巨头相继加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发起的“净零银行联盟(NZBA)”,承诺逐步退出煤炭、油气等高排放行业融资,到2050年将贷款和投资组合的排放降至净零,曾被誉为全球经济脱碳的里程碑。但2025年的形势发生突变。根据环保组织雨林行动网络(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数据,全球最大的化石燃料融资者摩根大通在其最新气候报告中删除了针对油气行业2030年减排目标的表述;花旗也修改了政策,称将采取“逐个客户”原则,而非行业整体限制;富国银行则以“监管不确定性”为由,无限期推迟2030年净零目标;巴克莱因投资者与英国政界双重压力,索性取消了2030年能源行业排放强度目标。政策和经济因素是金融机构改变气候政策的主要推手。在美国,共和党称银行的气候政策涉嫌串通限制化石燃料贷款而触犯反垄断法,得克萨斯、佛罗里达、西弗吉尼亚等州已通过或提出法案,禁止州政府与被认为“抵制”能源公司的金融机构开展业务,这给银行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损失。彭博社的数据显示,被得州等州列入黑名单后,相关银行在市政债券承销业务上已损失数十亿美元。在欧洲,银行面临的是另一种但同样巨大的压力。英国推迟燃油车销售禁令,向化石燃料产业释放出立场软化信号,并且修改或取消了多项关键绿色政策;欧盟虽然仍维持“绿色协议”框架,但能源价格上涨和通胀已让政客对任何可能进一步加重家庭负担的政策心生警惕,多个欧盟成员国正在游说,要求削弱下一阶段气候监管,其中就包括针对银行的规则。除此之外,当前可再生能源项目饱受供应链延误和成本上升困扰,向油气公司放贷再次变得利润丰厚。英国《金融时报》数据显示,2024 年传统能源贷款的回报率比可再生能源高近300个基点。在此背景下,一些银行家私下表示,激进的脱碳目标已不符合商业逻辑。一些活动人士则认为自愿承诺已经失败,呼吁监管机构介入,强制实施与气候相关的放贷限制。但在当前环境下不太可能出台强制性规定。美国证交会2024 年 3 月敲定了气候信息披露规则,其中并未要求银行将贷款组合与净零目标对齐。欧洲央行也就气候风险发布了指引,同样回避了硬性指令。华尔街的一位银行高管称,“我们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不是做道德宣示,如果政客不想让我们给油气融资,那就请立法,在那之前,我们跟着市场走。”
信息来源:油价网 2025年8月21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oilprice.com/Energy/Energy-General/Why-the-Worlds-Biggest-Banks-Are-Ditching-Net-Zero-Goa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