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至15日,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在陕西榆林联袂举办。在14日上午举办的氢能产业链创新合作交流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产av 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围绕“天然氢(金氢)——氢能新来源”发表专题演讲。
“氢能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与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全球发达经济体均加紧部署。”金之钧表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时代的到来,氢能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我国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2025年前后解决政策问题,2030年解决创新体系问题,2035年解决产业链商业模式的建立问题。
金之钧指出,氢在化工行业应用广泛,2022年中国氢气使用量居全球首位,占比达29%,北美、中东、印度、欧洲占比分别为17%、13%、9%、8%。随着绿色能源需求提升,预计到2050年,全球氢的需求将增加五倍以上,超过3.5亿吨,占能源总消费的近10%。
他表示,地球内部产生的氢气,在一定地质条件下聚集成藏,被称为天然氢。天然氢具有绿色低碳、低成本(0.5美元/公斤)优势,有望颠覆未来氢能供给结构。
金之钧介绍,自然界中生成氢气的方式有地幔释氢、岩浆脱气、富铁岩石水热蚀变、放射性辐射水分解、断层摩擦等。目前已在陆地和海底环境中检测到非生物成因氢气,包括洋中脊、转换断层、被动陆缘、汇聚板块边界、前寒武纪地盾(克拉通盆地)、蛇绿岩带、大陆裂谷盆地等。据保守估算,全球陆区每年生成或释放的氢气总量在百万吨-千万吨量级。
在勘探方面,金之钧指出,全球多个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已经开展天然氢气风险勘探和资源评估。其中,法国洛林盆地的Folschviller井3000米深度处氢气含量为98%,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评估洛林盆地含氢量在600万吨到2.5亿吨之间,是目前全球发现的最大天然氢气矿。澳大利亚Gawler克拉通部署两口探井均获氢气发现,其中Ramsay2井天然氢浓度最高可达86.26%,并在一些层段发现高浓度氦气。
金之钧表示,其所在团队从第一期973项目中设计加氢生烃实验,到提出有机-无机复合生烃的理念,再到提出天然氢在自然界中可以独立成藏,近30年来始终与国际最新研究及勘探进展保持同步。在谈及我国天然氢未来勘探前景,他坦言,2024年以来,我国相继设立天然氢气科研专项,但总体投资有限,风险/商业勘探进展迟缓。目前,国产av 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已成立全国首家专探公司,在全国/全球范围内开展天然氢勘探开发,引领天然氢行业发展。